月經來生理痛,就像是個小惡魔,一再糾纏,是許多女性的惡夢,尤其碰到天冷又疼痛,不知該怎麼辦才好?不但如此,伴隨而來經血的顏色偏暗,還有血塊很多等問題,也是十分困擾,以為一定是子宮肌瘤惹禍。女中醫建議,要減緩經痛推薦要喝對茶,或是喝一點酸梅湯,有助活血行氣。
減緩經痛,建議飲用中藥成分的酸梅湯
月經來生理痛,就像是個小惡魔,一再糾纏,是許多女性的惡夢,尤其碰到天冷又疼痛,不知該怎麼辦才好?不但如此,伴隨而來經血的顏色偏暗,還有血塊很多等問題,也是十分困擾,以為一定是子宮肌瘤惹禍。女中醫建議,要減緩經痛推薦要喝對茶,或是喝一點酸梅湯,有助活血行氣。
減緩經痛,建議飲用中藥成分的酸梅湯
上班族長時間坐在辦公桌,如果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,容易引起下背痛毛病,進而尋求醫師協助,穿戴合宜的下背護具,希望減緩腰酸背痛。但專家表示,必須遵守專業人員指示,正確穿戴下背護具,才能有效達到支持與保護效果。
(台大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 陸哲駒: 我們在穿背架的時候,尤其是軟背架,我們會建議各位在穿的時候的話,要給予適當的壓力,但不能夠想呼吸,那在硬背架部分,更有些講究,你這兩條鐵片及椎骨正中,鼓起的兩側不會壓到中間的骨頭。)
臺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,在三萬六千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蘊育了超過4600種以上的植物種,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植物是臺灣特有種,此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為臺灣最珍貴的瑰寶。但面對全球環境急速變遷,許多物種正面臨消失或滅絕問題;因此,如何確保臺灣原生植物物種之永續保存及維持生物多樣性,為當前重要課題。
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保種 成果豐碩
有鑑腸病毒對於新生兒生命極具威脅,高市府衛生局連袂義大大昌醫院、義大新都社區於昨(十)日共同辦理「二○一八洗手護健康、您我一起來!」創意腸病毒宣導,活動安排包括現場帶動跳健康洗手操,並藉由寫實的居家生活演出全家歡喜迎接新生兒之際,不忘提醒準媽媽們應留意自身健康。
何惠彬技正表示,有鑑於新生兒腸病毒感染臨床表現症狀具多樣性,往往與孩童期表現症狀不同,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初期常見症狀有發燒、喝奶量變少、活動力下降等症狀,籲請務必提高警覺,一旦發現嬰幼兒有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,以降低感染重症之風險。
早期胃癌、食道癌,當癌細胞還未侵犯至黏膜下肌肉層時,可利用特殊的電刀從黏膜下層將癌腫瘤整片「刨除」!一名82歲男性,3年來長期深受胃食道逆流和慢性胃炎困擾,經胃鏡檢查未發現有胃潰瘍情形。去年6月定期做胃鏡檢查時,在幽門附近胃壁有小於1公分的潰瘍,由於潰瘍情形特殊,經進一步切片檢驗證實是惡性胃癌。
由於患者屬於第一期胃癌,經電腦斷層檢查該癌腫瘤還沒有侵犯到胃壁肌肉層,也無遠處轉移情形,經患者同意做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」,成功將胃癌腫瘤完整剝離,無需再做化療,術後狀態良好。
一般人常聽到「肺結核」,普遍認為只有肺部會感染結核菌,並會引發咳嗽,非常不好治療,其實並不全然,衛福部彰化醫院收治一名80歲陳姓阿公,結核菌竟侵襲其左肩鎖骨,造成左肩腫大如拳,肩峰鎖骨關節被侵蝕了2.5公分,是少見的「肺外結核」,發生在該處更是罕見。
陳姓患者表示,約1年前他開始覺得左側肩膀有點腫脹,但因為沒有很不舒服,他也以為只是一般的脂肪瘤,並不在意,後來左肩越來越腫,還有些痠痛,才到彰化醫院就診,沒想到的是結核菌感染,更沒想到的是,骨頭被吃了他都不知道。
「眼睛是靈魂之窗,而指甲其實是關節之窗!」彰化基督教醫院邱足滿醫師指出當指甲出現奇特形狀、凹陷、凹點,恐代表身體出現不同健康危險。當指甲出現乾癬病變時,關節炎風險會激增3倍,指甲影響的層面更包含眼睛虹彩炎、心血管疾病、動脈內膜增厚、三高、代謝症候群、糖尿病等。醫師提醒,若指甲出現異狀,請盡速就醫,以免造成不可逆慘劇。
手指腳趾有一些奇特的病徵,恐代表身體健康出了狀況
路透社報導披露藥妝大廠嬌生集團(Johnson&Johnson),刻意隱匿旗下嬰兒爽身粉,使用具有致癌物石棉,長達數十年。嬌生集團發出全球聲明,駁斥路透社報導,強調嬌生爽身粉不僅安全,且不含有石棉成分,同時也提出已有超過10萬篇的研究,顯示嬌生嬰兒爽身粉不會致癌,也不會產生石棉相關疾病。
嬌生集團於美國時間14日針對路透社的報導發出全球聲明,強調「路透社報導嬌生嬰兒爽身粉之內容是片面且並非事實」。我國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(TFDA)回應,台灣目前不會因為嬌生集團訴訟纏身,禁止嬌生嬰兒爽身粉於市面上販售。
資深玉女歌手銀霞,唱紅《蘭花草》、《蝸牛與黃鸝鳥》等膾炙人口的多首民歌,「妹妹頭」造型也曾引起一陣風潮,日前傳出罹患甲狀腺癌,將赴美治療。醫師表示,甲狀腺癌的患者多為女性,是10歲到29歲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。
一項新研究指出,減重手術可大幅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。證據顯示,減重手術益處不僅只有減肥。
研究追蹤約2萬名罹患二型糖尿病的嚴重肥胖患者。與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常規治療的患者相較,那些接受減重手術患者在術後五年內,發生心臟病或中風機率減少了40%。每1000名接受減重手術患者,有20例罹患心臟病或中風;相較之下,每1000名接受常規治療患者,則有40例心臟病發或中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