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胃癌、食道癌,當癌細胞還未侵犯至黏膜下肌肉層時,可利用特殊的電刀從黏膜下層將癌腫瘤整片「刨除」!一名82歲男性,3年來長期深受胃食道逆流和慢性胃炎困擾,經胃鏡檢查未發現有胃潰瘍情形。去年6月定期做胃鏡檢查時,在幽門附近胃壁有小於1公分的潰瘍,由於潰瘍情形特殊,經進一步切片檢驗證實是惡性胃癌。
由於患者屬於第一期胃癌,經電腦斷層檢查該癌腫瘤還沒有侵犯到胃壁肌肉層,也無遠處轉移情形,經患者同意做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」,成功將胃癌腫瘤完整剝離,無需再做化療,術後狀態良好。
惡性胃癌常以胃潰瘍表現 定期檢查助辨別
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季宏表示,提醒民眾務必要定期癌檢,及早發現及早治療。台中植牙價格惡性胃癌常以胃潰瘍表現,但胃潰瘍不完全屬胃癌,大部份是良性胃部疾病,胃鏡檢查是辨別的利器。
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」經全身麻醉,內視鏡由患者口腔進入胃裡,對癌腫瘤施打藥物使它腫脹,形成小小的丘狀,再以特殊的電刀在腫脹的腫瘤周圍劃開掀起,伸入腫瘤黏膜下方將它剝離,剝離的癌腫瘤組織由口腔取出。
【植牙簡介】植牙是什麼?
植牙手術的發展流程
現代植牙手術的進步,植牙儀器大約50多年前(西元1965年),植牙發明者Branemark博士在多倫多大學發表了一項非常成功的植牙技術,從此開啟了現代植牙的大門。而人工植牙也就大大影響了缺牙的臨床治療,以往多是配戴活動假牙或是牙橋,而後來因為植牙的方式可以獨立支撐,所以免去犧牲其他牙齒的可能性,故此方式植牙推薦最為廣泛。
台灣在20多年前開始引進植牙技術,經過多年植牙醫師們的臨床經驗,以及植牙技術、相關植牙儀器設備的進步,目前國內植牙手術的方式已經相當純熟,甚至幾乎是治療缺牙的首選,植牙中心在台中植牙的經驗豐富,廣受患者推薦。
人工植牙手術方式
在缺牙的地方植入一顆人工牙根便是人工植牙,缺牙的原因有很多,舉凡外傷、口腔疾病…等因素,根據缺牙的原因也會影響植牙術前的前置作業。台中植牙推薦在前置作業後會將鈦金屬製成的人工牙根植入骨內,選用鈦合金的原因是跟人骨的相容性較佳,不會產生排斥作用。
植牙前推薦需要詳細評估
而植牙手術後的恢復是依據植牙部位、患者的身體狀況......等情況也會有差別,通常下顎需要三個月;而上顎則是四個月就可以骨整合,也就是人工牙根與骨頭緊密接合,最後才會接上假牙,植牙前與牙醫師進行詳細評估,以了解自身情況有無需要調整植牙方式或其他額外植牙前治療。
台中人工植牙早期未侵犯深層、未轉移胃癌 可以此術式刨除癌腫瘤
此手術講求精準,要在黏膜與肌肉層間完全將癌腫瘤組織「刨除」乾淨,得藉助精密的儀器和經驗。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」最適合早期胃癌、食道癌、大腸直腸癌治療,然而先決條件是癌細胞尚未侵犯到深層黏膜下層或肌肉層、未遠處轉移。胃癌和食道癌由口腔進入腫瘤處手術,大腸直腸癌則由肛門進入,與傳統手術或多孔腹腔鏡手術不同,不會在身體外觀留下傷口,住院期間更加縮短。
陳季宏醫師提醒,國健署公佈最新國人十大癌症,大腸癌位居首位,胃癌和食道癌分別為第8位及第10位。罹癌原因複雜,最重要是能在最早期就發現癌症的蹤跡,趁還未擴大侵犯和轉移前「連根刨除」,以免後患無窮。